媒體報道| 崇陽一家庭遭變故 兒子患直腸癌母親為救子奔波
一連串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一個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,堅強的母親每天為兒子手術后期醫藥費四處奔波。21日,每月上萬元的藥費讓崇陽母親趙秋香走投無路,她含淚發出求助,希望有好心人能幫她兒子一把。
今年54歲的趙秋香是崇陽縣路口鎮梅花村人,她和丈夫王剛杰有兩個兒子,夫妻兩人辛勤勞動,兒子先后成家立業,一家人過著幸福的日子?墒沁@幾年,這個家庭卻屢遭變故。
2012年,趙秋香的丈夫王剛杰突然失聲,吃不下飯,到醫院一檢查,發現患有食道癌。經過一年的治療,他們再也無法承擔醫療費,不得不出院。2013年5月,丈夫還是離開了人世,年僅55歲。此后,為償還沉重的家庭債務,趙秋香到縣城打零工,兩個兒子也外出打工。
2014年3月,噩耗再次降臨。在武漢打工的大兒子王勇軍,經常肚子疼痛,后到醫院檢查,被確診為直腸癌。接踵而來的打擊讓趙秋香的精神幾近崩潰,為了不再失去兒子,于是她四處借錢。靠著親戚朋友的幫助,大兒子住進了武漢協和醫院,并進行了手術治療,病情得到控制。
目前,趙秋香的大兒子在家休養,靠吃藥控制病情。每個月,趙秋香都要從家往返武漢協和醫院4趟,為兒子買藥。一個月藥費1萬多元,為了節省車費,趙秋香總是選擇坐凌晨2點崇陽發往武漢的班車,車費僅35元,而其它班次車費要55元,可以節約20元。
為了照顧兒子,趙秋香沒有再打零工,靠小兒子打工接濟。面對每月上萬元的藥費,堅強支撐了一年多的趙秋香,已經再也拿不出錢為兒子買藥了。
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業務院長廖永林指出:趙秋香一家的悲慘遭遇令我們感到惋惜與同情,其實直腸癌如果發現的早,是完全可以治愈的。趙秋香大兒子的病情要是早日發現,早日治療,也許就不會那么嚴重。直腸癌、結腸癌統稱大腸癌。大腸癌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,最初表現為大便帶血等,而便血是痔瘡、肛裂、腸炎和大腸癌等的共同癥狀,很多大腸癌患者初期都有便血的癥狀,但認為便血是因為得了痔瘡,沒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,耽誤了病情。據統計,臨床上80%的大腸癌早期被誤診為痔瘡,一旦發現大多數是大腸癌晚期。因此,市民朋友只要發現有便血、反復性腹性、腹痛等大腸癌信號時,建議及時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做檢查,提早發現病情,提早治療。
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溫馨提示:早期大腸癌發現較簡單,只要有大便出血、排便異常等癥狀,及時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做檢查便可發現。大腸癌早期手術效果好,中、晚期大腸癌手術效果差,死亡率高。我們臨床上有句俗話:早發現大腸癌30天,可多活30年!
您看此文用了
秒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