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寒露,秋衣秋褲,古人誠不欺我也!
一場秋雨一場寒,昨天晚上大連這場雨是名副其實的秋雨。與以往相比,長假剛過冷空氣今晚就要趕來,明后兩天降溫明顯,10日清晨最低氣溫恐怕只有11℃~12℃。
秋衣秋褲要備起來了 入秋了,昨天的雨也不再是夏雨,而是名副其實的秋雨了。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,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計,這兩天,新疆東部、西北地區東部、內蒙古、華北北部、東北地區南部等地將先后有4~6級偏北風,陣風風力可達到7~8級,氣溫隨之下降6℃~10℃,其中,內蒙古中西部、甘肅西部、寧夏北部等局部地區降溫可達10℃~14℃。各位小伙伴們,舉起你們的秋衣秋褲好嘛?
吃了寒露飯不見單衣漢 根據紫金山天文臺的測算,今天的22時43分,寒露節氣到了,大家會感到空氣中的風開始帶著凌厲之勢,秋風漸漸蕭瑟,甚至冷空氣趁勢南下的時候,會有點讓人打戰的寒意。 氣象專家表示,節氣名稱里首次用上“寒”字,標志著氣溫將由涼爽轉向寒冷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,露水更多且帶寒意,所以老話說“吃了寒露飯,不見單衣漢”。
專家建議:吃梨等水果滋陰潤肺 寒露節氣降水明顯減少。水汽也少了,所以濕度一天比一天低。秋燥容易引起皮膚干燥、呼吸道干澀甚至出鼻血,每到此時,人們會特別關注飲食與養生。過去民間有俗語稱“白露不露身,寒露不露腳”,就是提醒人們關愛自己不要受涼。 “由于秋季氣候干燥,容易讓肺、呼吸道等受到傷害,所以人們會在飲食方面作出一些調整,比如吃梨、蜂蜜來滋陰潤肺,保證身體健康。”專家建議,百合、芝麻等食物也會在寒露前后食用,但并不普遍。 古代,人們還把寒露分為三候 “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始黃華。”其中“菊始黃華”指的便是菊花寒露時節普遍開放。由于接近重陽節,某些地區也有“飲菊花酒”的習俗。據悉,在寒露這一天,古人還要取井中的水來浸造滋補五臟的丸藥或藥酒。 專家稱:“秋天是一個非常蕭瑟的季節。但無論是飲食還是游玩方面,人們依然能從中尋找出樂趣,這也代表了從古至今人們熱愛生活、積極向上的一種生活態度。” |
此文用了
秒,
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,只需一秒喲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