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南昌東大肛腸醫院】“最美姐弟”賣廢品救腸癌父親 病魔無情親情可貴
近日一則新聞在網上傳開引起了網友的關注,43歲的張懷純被查出直腸癌,進行了17次化療和25次放療,病情也沒有得到控制。但是他所有的積蓄卻已經花光了,現在他不僅拖著病痛的身體,家里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,不過讓他意想不到的是,他的兩個年幼的孩子竟然為了他去賣廢品掙錢。
“最美姐弟”賣廢品救腸癌父親
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一對15歲和8歲的姐弟被網友親切的稱為“最美姐弟”,作為姐姐的張景芳自爸爸張懷純患腸癌后就成了“小大人”,因為以前爸爸帶他們姐弟去撿過廢品,爸爸生病倒下之后她每逢周末和空閑都會帶著弟弟去拾廢品。
就是這樣,兩個孩子每個月靠著一點賣廢品的錢來養活這個家。這個消息在同學老師之間傳開后,大家都紛紛幫助他們。當地政府、醫院通過多渠道幫扶這個家庭,此外網上很多網民包括知名博主都主動為他們募捐。
張懷純說,現在捐款有一百萬元了,這筆錢除了自己治病外,主要想用在孩子教育上。現在錢多了,但家里吃的用的和以前沒什么不一樣。不能一有錢就慣壞了孩子,這樣對不起捐款的好心人,也是害了孩子。此外,他說若有結余,他也會把錢轉捐給其他困難人群。
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業務院長廖永林指出:親情可貴所以才會更顯得病魔無情,希望這位腸癌父親能度過這個難關,帶著孩子堅強的生活下去。直腸癌、結腸癌統稱大腸癌。據醫學報告顯示,年輕人患大腸癌的比例在迅速增加,占大腸癌人群的10%-20%。青年人患大腸癌的比例在迅速增長,發病年齡小于30歲的患者所占比例已由十年前的8%上升到15.5%,增長近一倍,并且年齡低于20歲大腸癌患者的發生率已由原來的1%上升到了6%。我們在臨床上發現,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患上大腸癌的也越來越多,所以年輕人要特別注意自己有沒有便血的情況。其實,大腸癌如果發現得早,是完全可以治愈的。大腸癌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,最初表現為大便帶血等,而便血是痔瘡、肛裂和大腸癌等肛腸病的共同癥狀,需要進行電子肛門鏡和電子結腸鏡才能查明真正的病因。很多大腸癌患者初期都有便血的癥狀,但認為便血就是痔瘡,沒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,而耽誤了病情的早期治療。
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溫馨提示:不管是中、老年朋友,還是年輕人,都應該對大腸癌保持足夠的警惕。大腸癌早期治療效果好,中、晚期治療效果差,死亡率高。臨床上有句俗語“早發現大腸癌30天,可多活30年”。
此文用了
秒,
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,只需一秒喲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