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去就是冷!冷!冷!怎么穿衣最保暖?
中醫(yī)強調,冬季應“去寒就溫,無泄皮膚,逆之則傷腎”,這就是說注意防寒保暖慎衣著。
穿過緊的衣服,會使身體熱量更易于向外散發(fā),反而不利于保暖,冬季宜穿松軟合體的衣服。所以我們在冬季出門時候,不宜穿的過厚或層數(shù)過多,內外搭配以感覺舒適為原則,外套有足夠的抗風保暖性就可以了。
錯誤一:羽絨服沒過腰
穿半身羽絨服,長度最好過腰。俗話說:寒從腳底生。秋冬保暖要從下半身開始。羽絨服雖然保暖,但如果長度只到腰部,下半身得不到保暖,造成上下半身之間的溫差,引起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。進而導致越來越冷。尤其下擺是敞口的羽絨服,容易讓腰部受涼,甚至漏進冷空氣,使上半身也變冷。建議如果穿半身羽絨服,長度最好過腰,同時增加下半身衣服厚度。
錯誤二:衣服層層裹緊
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暖和。有時候將兩三件外套穿在一起,又裹得很緊,保溫作用反倒不明顯,會讓人覺得更冷,這是因為衣服夾層之間的空氣變得很少,失去了那個空氣層,熱傳導加快。其實只要穿對三件衣服即可:最外面的防風層穿一件羽絨服或厚棉衣,羽絨服和棉衣中的羽絨、棉花都比較蓬松,可以吸收很多空氣形成保護層,不易讓冷空氣入侵;中間穿一件薄毛衣,再在里面穿一件舒適、吸汗的貼身內衣就可以了。
錯誤三:在室內也穿高領衣
冬季天氣寒冷,許多人習慣穿一些高領毛衣、高領衫、高領棉襖等以此來保暖。但是穿高領衣也應分場合。在寒冷的室外這么穿,可以防止脖子受寒,但進了溫暖的室內,應讓脖子放松透氣,使頸部的汗能夠快速揮發(fā),否則汗液蒸發(fā)帶走身體熱量,讓人感覺更冷。比起高領服裝,可穿可脫的外套顯然更好。
高領衣服雖能有效抵御冷風侵襲、顯出纖纖秀頸,但選購時要適當注意衣領的高度和硬度,衣領的上緣與下頜要有一段距離,領扣不要系得過緊,給脖頸留下一點自由活動的空間和余地。
錯誤四:襪筒太短
秋冬要做好腳踝的保暖工作。如果襪子太短,讓腳踝裸露在外,就易受涼,建議穿長筒襪,可以有效保護腿腳。此外,襪子不能太厚襪口不能太緊。
錯誤五:內衣過緊
緊身內衣最好薄而軟。塑身內衣或緊身內褲容易束縛身體,時間久了會影響淋巴液和血液流動,使人更冷。建議緊身最好薄而軟,尤其應該注意不能緊勒腹股溝和腰部。
錯誤六:出汗后不馬上換衣服
如果衣服被汗?jié)瘢皶r更換。冬天在溫度較高的室內或運動后,可能會出汗。如果衣服被汗?jié)瘢皶r更換,否則被冷風一吹,容易著涼感冒。
錯誤七:緊身褲襪+長筒靴緊身褲
襪外搭長筒靴是很時尚,不過長筒靴不利于透氣,鞋內的水分不易揮發(fā),并且穿久了容易松懈,讓冷空氣漏進去,進而令腿腳發(fā)冷。此外,緊身褲襪一般是由化學纖維組成,不利吸汗,還會造成腳臭。
錯誤八:穿衣保暖圍巾捂鼻
冬天寒風刺骨,裸露在外的鼻尖都像要被凍掉了似的,很多女性都喜歡用圍巾裹住口鼻,以減輕吸入寒風和凍鼻頭的不適,但是,圍巾往往有細小的絨毛或纖維,還會有一些細菌微粒,很容易就會被吸入體內,引發(fā)呼吸道感染。
正確做法是戴圍巾的時候,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來,以保持呼吸順暢。如果不是污染嚴重的天氣,最好也不要戴口罩,整天戴著口罩,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煉,對冷空氣的處理能力會被人為地減弱,稍微受寒,反而容易感冒。
錯誤九:常穿超短裙
盡管是寒冬臘月,街上也不乏穿超短裙的倩影。在冷風颼颼中穿超短裙除了導致腿部寒冷之外,常會令人感到雙腿發(fā)麻,疼痛難忍。這是因為下肢血管在寒冷刺激下,為保存體溫不得不拼命收縮痙攣,使得下肢血流供應減少,神經、肌肉和皮膚因缺血而損傷。長年累月使下肢動脈血管內膜增厚,管腔狹窄,血流減少,腿便會疲乏無力、酸麻冷痛。下肢靜脈血管則可能長期淤血擴張,形成靜脈曲張,此時顯露的就不是纖纖長腿,而是青筋突現(xiàn)的臃腫“象腿”。到這個份上,只怕恨不得用長褲嚴密裹實,不露分毫了。
此文用了
秒,
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,只需一秒喲~
【咨詢QQ】550299111
【咨詢電話】0791-86822072
【醫(yī)院官網(wǎng)】http://www.0791gc.com
【醫(yī)院地址】南昌市勝利路298號(八一橋旁)